203fb80e7bec54e7aff8c841b9389b504fc26a5d.jpg

【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】

一段段無疾而終的執迷不悔,總是如此開始,更是如此結束。
也許正是因為人生有太多的含恨和不如意,才更顯得得來不易的珍貴。

為了所愛,所以《步步驚心》。

(破梗有,請慎入)

  張曉,一名25歲的現代白領女子,一場車禍,穿越時空,回到了康熙44年;成了一個年約13歲的滿族小女孩 - 馬爾泰‧若曦。故事的開頭總是簡單的,但,越是簡單的開頭隱含的卻越是不簡單的命運輪迴。以一名接受西方教育長大的現代人而言,提倡的無不是[自由][平等]。然而這看似簡單的兩點,在中國廣大的歷史中就屬帝王統治時期最不可能實現,尤其是女子,因此若曦的不平凡便由此衍伸而出。當然,劇情要吸引人,相對的就是必須伴隨著非常之灑狗血的通俗梗 - 愛情,整篇故事的主軸便是繞著八爺、若曦、四爺,這兩段隱藏著宮廷鬥爭而充滿著《步步驚心》的愛情發展而生。或許正是因為注定是場永恆的悲劇,所以整齣戲劇的張力略顯得傷春悲秋,就連談笑都帶著淡淡的憂愁。卻剛好對了我這【少年不識愁滋味,為賦新詞強說愁】的心態。所以一集接著一集的看了下去,不知不覺也默默的把它看了個完結。這對我這個根本不曉得堅持、定力為何物的人來說,實屬難得。

  不可否認的,這戲影響我還滿深的。或許所謂的看戲的個個都是戲迷,便是此情況吧。誠如我說過的,會知道這齣戲本來就只是一個意外。但是人生中無非不市一個意外接著一個意外,如果人生真的可以安排得當,也如時照表抄課,那麼又有何樂趣可言?張曉也不會穿越到清朝而發展出這樣兩段刻骨銘心的執迷不悔。不過我竟然從頭到尾都不曾真心喜歡過八爺,這還真的讓我又意外又好笑,意外的是八爺的個性並非我會討厭的那一型的,好笑的卻是我單憑若曦的一句【工於心計】而在他還未出場前就判了他死刑;也不曉得是導演選角選的好,還是我入戲太深。只要看到若曦和四爺走在一起,我心裡就很有畫面感。自己很自動在的他們的背後放了顆會動的紅色大愛心。就算是吵架,氣氛還是溫馨的感人。正因如此,更是讓八爺在我心中的地位跌到最谷底,連九爺都比不上,雖然莫名其妙的很可憐,但是沒法上訴,哈。

  這齣戲的另外一個亮眼,應該就屬【正太以上,大叔未滿】的林更新吧,這也算是一種運氣吧!第一次演戲就演了個還算討喜的角色,十四阿哥 - 愛新覺羅 胤禵,所以很容易的就讓大家注意到他的存在,戲份雖然不搶眼卻算是最佳綠葉;就不知道是因為第一次演戲的關係還是作者故意把他隱藏起來,在很久很久的以後,我才恍然大悟的發現,原來十四早在第一眼見到若曦的時候便已經愛上了她了,就算不是第一眼也肯定進宮前的事。話說回來,我似乎對於袁弘有總特別的感覺。至從看他上次演完楊康之後,我就發現,我完全無法對他演的任何角色發脾氣。雖然這一次演的十三阿哥的灑脫深情是討喜的。只是我總好奇著,如果老袁和小新的角色對調演,是否還能有相同的效果?

  至於劉詩詩,雖然之前的穆念慈和羅氏女已經讓我記住這三個字。但就不曉得為什麼,當我後來在翻閱資料的時候,才又突然驚覺,對阿,是劉詩詩演的阿。不過經過這次的《步步驚心》之後,我大概是無法忘記輕易的忘記這三個字了。一直以來一直覺得她某個角度很像劉奕菲,所以每次看到她的照片時總有一種脫離不了某種奇妙感受的感覺。但肯定是,我個人比較喜歡詩詩的演技,臉部表情比較生動比較像一個正常的人類,並不是每個美女都不食人間煙火阿。而且劉詩詩算是二眼美女,越看越有緣,越看越可愛。

  該說是個性使然又或者只是太過愚昧無知,對於那些宮廷鬥爭、爭權奪利,我實在是很聚精會神的去推敲每一句話的背後所隱藏的真實意義。所以很多時候我便只是看過而已,所以到了最後的最後,我才恍然大悟。

  改編版的結局,雖然評價不一,但我個人是覺得非常有意境。這段感情不論有多深有多濃,在木蘭花落下的那一刻起,便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,再也無法回頭了。所以當張曉回到自己的身體時,她就不再是馬爾泰‧若曦了。而再見到的也僅是長的像四爺的陌生男子罷了 - 畢竟靈魂移轉的是她不是四爺 - 只是當他問她『我們,認識嗎?』的時候,張曉回不上話,要說是,她不再是若曦,而他也不是四爺;要說不是,曾經付出的刻骨銘心又如何能違背?如果可以輕易做到,那麼當初若曦就不會被貶到浣衣局了;所以她只能拿下眼鏡,讓模糊的視線替這一段未完的感情下了最後一句註解,假裝其實誰也不曾離開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